除生理性治療外,還有一個治療選項便是心理治療。二十世紀初,佛洛伊德首創了現代心理治療的原型 ─ 精神分析,之後陸續發展出許多不同流派的心理治療。以進行形式而言,可分為:個人心理治療、伴侶治療、家族治療、團體治療等;如用治療取向來分類,常見包括:動力取向心理治療、認知行為治療、人際心理治療、存在心理治療、支持性心理治療等。由於篇幅有限,本章僅介紹部分治療方式。

動力取向心理治療

「動力取向心理治療」其實是一種概稱,還可依不同的理論 基礎進一步分為數個派別。這類型的治療主要著眼於「精神動力」;簡單地說,精神動力探究的是人類心智在無意識層次的活動,如內在衝突,如何自幼兒時期發展經驗中被形塑,又如何轉化為無意識的心智動力,驅使著其情緒及行為。常見的動力取向心理治療流派及其奠基者,包括佛洛伊德的「自我心理學」、克萊茵的「客體關係理論」、柯胡特的「自體心理學」以及鮑比的「依附理論」。

除了動力取向心理治療,近年來實證研究支持具有重鬱症治療療效的,還有人際心理治療及認知行為治療。動力取向心理治療往往採取長期治療的模式,相對地,人際心理治療及認知行為治療則多為「時限性」,也就是比較短期的治療。

人際心理治療

人際心理治療奠基於「依附理論」及「人際溝通理論」,認為情緒症狀往往肇因於人際關係所帶來的壓力,因此該治療著重 在人際關係的處遇,特別是如下四個社會心理壓力面向:(1)傷慟 與失落、(2)人際紛爭、(3)角色轉換,及(4)人際敏感。當面臨這些社會心理面向的壓力之際,若個案缺乏良好的支持系統及穩固的依附關係,常導致人際關係緊張,進而造成情緒反應,如憂鬱症狀。簡言之,人際心理治療協助個案在面對人際關係變動時, 能進行良好的調適,包括修正其人際關係,或修正其對人際關係的不合宜期待,並進一步協助個案改善其社會支持系統,強化其 適應能力,而有效地減緩憂鬱症狀。

不論動力取向心理治療或人際心理治療,治療進程皆相當程度地仰仗治療師 ─ 或引導或詮釋,個案因而理解其受困於憂鬱症狀的根源何在,亦即獲得對自身困境的「洞見」註三,並從中受 益,改善其情緒困擾。相對而言,「認知行為治療」雖然在傳統上也倚賴治療師的專業,但鑒於其特殊的處遇取徑,所運用的觀念和技巧,個案學習後,可在實際生活中自我協助。因此本章後段將較詳細地介紹認知行為治療。

認知行為治療

「認知行為治療」實際上涵蓋兩種元素,即「認知治療」及「行為治療」;儘管最初源自於不同的理論,這兩個元素彼此可相互為用,故在後續的發展整合為一,成為「認知行為治療」。

1960 年代,原本從事精神分析治療的美國精神科醫師亞倫‧ 貝克,開始著手發展關於憂鬱症的認知治療,後來提出了著名的「憂鬱症認知三合體」,亦即憂鬱症個案在 ─ 對自己、對所處環境、及對未來 ─ 這三個面向的認知,傾向抱持負向悲觀的評估。原則上,認知行為治療認為情緒是認知的產物,如何協助個案自我覺察,其思考流程如何影響後續的情緒反應,便成為整個治療進程的重中之重。更重要的是,認知行為治療初期著眼於引導個案辨識出其不合理的認知,而最終目標就是要讓個案成為自己的治療師,療程結束後,即便沒有治療師,仍能持續自我覺察及自我治療,避免憂鬱症狀的復發。

A─B─C 模型

一個簡化的A─B─C模型可用來勾勒認知行為治療的梗概: A 指的是促發事件(Activating event),隨之而來的是 B ─ 認知信念(Belief)─ 內在的心智活動,最後則是C ─ 結果(Consequence)─ 因所抱持的認知信念,產生相對應的情緒行為反應。一般人在面對衝擊事件後,注意到的往往是情緒反應,但過程中那電光石火的剎那,其實還包含了一個重要步驟 ─ 那就是大腦在接收到這個信息後,如何判讀這個事件而產生的念頭。事件的發生是既定事實,無法改變,可是通過調整怎麼判讀該事件, 就有機會藉此改變情緒反應。然而,此一認知思考的過程十分迅速,不易察覺,卻正是認知行為治療最重要的一環。

辨識「自動化思考」

當情緒反應最強烈時,正是最好的時機來檢視 ─ 究竟是什麼念頭激發了後續情緒;此時閃過腦海的念頭,就稱作「自動化思考」。如前所述,個案在如此情境下,注意力早已「淹沒」在情緒當中,難以注意到自動化思考的內容為何。所以,第一步要教導個案辨識自己的情緒狀態,不論是沮喪、難過等,接著才能進 一步引導個案回顧先前到底發生了些什麼:遇到了什麼事、在什麼場合、處在什麼情境(辨別誘發事件 ─ A),然後想到了些什麼(辨別自動化思考 ─ B)。治療初期,個案於強烈情緒反應當下,不易進行上述的自我檢視;一個常用也有用的技巧,就是以「家庭作業」的方式,請個案在事後回想整個歷程,並用紙筆記 錄下來,然後在下一次的治療中,再與治療師進一步討論。當然,憂鬱症個案的自動化思考,多半是過度負面的;若再更深一層地檢視,可歸納發現個案之所以面對誘發事件後,會有這些負面的自動化思考,主要是因為推論過程中,存在明顯的「認知謬誤」或「認知扭曲」,也就是個案在解讀這些事件時扭曲了客觀的證據,以至於得到過度悲觀的結論。

文章出處說明
  • 書名:認識憂鬱 面對憂鬱 擺脫憂鬱 —憂鬱情緒障礙自助手冊
  • 出版單位:衛生福利部
  • 網址:http://www.mohw.gov.tw/