憂鬱症的治療可簡單分為「生理性治療」及「心理治療」兩大類,這兩種方式並不是彼此排斥的,實務上常可相互搭配;至於怎麼選擇、如何搭配,則需視個案的臨床症狀、疾病嚴重度、 社會心理因素,經整體考量後作出判斷與建議。
藥物治療
1950 年代後期,第一個抗憂鬱藥物 imipramine 問世。過去數十載以來,藥物研發及藥物治療的概念,都有長足的進步與變 化。值得一提的是,抗憂鬱藥物並「沒有成癮性」。
三環類抗憂鬱藥物
第一代抗憂鬱藥物,包括第一個問世的 imipramine 即屬此類。由於是較早研發的藥物,在高劑量時,個案比較容易出現副作用,如嗜睡、口乾、便秘等;但如果個案可以耐受副作用,療效並不比新一代抗憂鬱藥物來得差。其他常見的此類藥物還有 amitriptyline、doxepin。
單胺氧化酶抑制劑
傳統「不可逆單胺氧化酶抑制劑」容易與其他藥物、食物交 互作用,產生高血壓危象,此類藥物並未引進台灣。台灣地區可使用的是「可逆單胺氧化酶抑制劑」 ─ meclobemide,安全性較高。
新一代抗憂鬱藥物
1980 年代後期上市的 fluoxetine(中文商品名即廣為人知的 百憂解)為此類藥物的原型。化學結構不同於三環類抗憂鬱藥物,降低許多副作用,大幅改善憂鬱症個案服藥的耐受度及接受度;作用方式主要針對血清素此一神經傳導物質,分類屬於「選擇性血清素回收抑制劑」,同類藥物包括 paroxetine、fluvoxamine、sertraline、citalopram、escitalopram。後續發展的抗憂鬱藥物,可依不同作用機轉分類。「血清素─正腎上腺素回收抑制劑」包括 venlafaxine、duloxetine。「正腎上腺素─多巴胺回收抑制劑」有 bupropion。「正腎上腺素及特定血清素抗鬱劑」為 mirtazapine。最近還有一種作用於褪黑激素機轉的藥物 agomelatine。
大致而言,這麼多不同的抗憂鬱藥物,治療效果並沒有明顯差異;也就是說,沒有特定藥物的療效優於其他同類型藥物;差別在於個別藥物的特性及常見的相關副作用,因此藥物選擇時,必須考量個案症狀、有無合併其他身體疾病、或正在服用的藥物,以避免藥物之間的交互作用、還有個案服藥後有沒有不能忍受的副作用。
然而,治療初期常見的臨床難題在於 ─ 藥物副作用比療效先出現。因為多數抗憂鬱藥物的藥理作用,約需兩週才會發揮療效, 但一開始服藥時,身體需約一週左右來適應,常見副作用包括坐立難安、腸胃不適等,還好這些副作用是短暫、非不可逆的,多在服藥後的第二週起就會逐漸減輕而消失,這時藥物療效也差不多開始發揮了。由於憂鬱焦慮的個案,也常有坐立難安、腸胃不適等症狀;換言之,藥物治療初期的副作用和原本的焦慮憂鬱症狀相仿;因此,許多個案誤以為藥物不但沒效,還變得更嚴重, 乾脆就不吃藥了,反而延誤了治療時機。
治療藥物的劑量調整,需視治療反應及個案能否耐受該藥物的副作用;在足夠的劑量下,該藥物的最大療果,可由接下來四到六週的臨床反應決定。也就是說,如果六週後該藥物的療效有限,就需考慮更換治療策略,如:選用另一種抗憂鬱藥物進行下一個療程的治療,或加入第二種藥物來加強療效。
- 書名:認識憂鬱 面對憂鬱 擺脫憂鬱 —憂鬱情緒障礙自助手冊
- 出版單位:衛生福利部
- 網址:http://www.mohw.gov.tw/