何時且如何尋求協助

有些孩子在學齡前,就會因為活動量過大、情緒易失控、難以調節衝動等行為,讓家長注意到自己的孩子不太一樣。有些孩子則是在進入學校後,因為專心度、任務完成能力、人際關係等問題逐漸浮現,被學校老師注意到,進而反應給家長。家長若是已從孩子從小的問題感到徬徨無助,聽到老師的建議,會及早帶孩子去看兒童精神科(心智科)醫師。

Image removed.

但是,對於從沒有懷疑自己孩子有行為問題,或沒有觀察到這些典型行為,或是太忙沒注意到的父母,面對老師或別人的反應,可能會先持懷疑的態度,可能會先聽身邊的專業人士(通常是學校老師)怎麼講,也可能尋求自己朋友親戚的經驗與意見。現在資訊過量且網路發達的時代,網路上也常常有各式教養相關的文章新聞分享,父母通常會先試著調整自己的管教方式,或是從飲食方面著手(沒有實驗證明,但在網路上流傳的減糖飲食、不含麩質食品等飲食建議)。然而若你面對的是個 ADHD (注意力不足過動症) 孩子時,往往使出各種非醫療方式卻仍然效果有限,這時可能就需要考慮專業的醫療評估與介入。

醫療評估流程

目前 ADHD 的診斷標準,是精神科臨床診斷,藉由專業晤談收集從小到大平時在各個情境的行為表現的資料,搭配門診的行為觀察,必要時再加上神經心理學衡鑑。略述如下:若家長帶孩子就醫時,除了當下的行為觀察、孩子的主觀描述、家長的長期觀察以外,也常需要借重生活中不同情境(學校老師、社團活動、社交聚會、課後補習)等他人的報告。為了更客觀且全面的評估,有時會使用標準化的量表工具(注意力不足過動症量表 SNAP-IV 或是柯能氏家長、老師量表),這類型的量表可以幫助我們了解孩子在不同情境下的表現,量化的量表分數也可以作為症狀改善程度的追蹤。就醫者若為幼童時,可能因為對於自身症狀之不了解,常會出現否認或避重就輕的情形。若為青少年或是成年人時,往往可以清楚表達本身之情況或困擾,只是某部分症狀可能有所改善,仍需要父母或其他家人協助回溯早期的症狀呈現。

有時候為了排除某些身體因素所造成的影響,還會做基本的身體神經學檢查,或是抽血的生化檢查。有些研究指出,弱視、睡眠障礙、過敏等情形,可能也會讓孩童有注意力不足的表現。然而,對於沒有其它身體因素所造成之注意力不足過動症,雖然目前研究中可逐步證實注意力不足過動症之生理成因,但尚未有直接的生化抽血可作為驗證。有些家長也會要求腦部檢查,像是腦波、功能性腦部核磁共振造影等。2013年美國FDA通過藉由一種腦波檢查協助注意力不足過動症之診斷工具,因為罹患注意力不足過動症之兒童青少年,腦波相較於對照組會呈現較高比例的波比波。然而目前除了研究以外,國內尚未使用腦波或腦部造影作為診斷工具,對於診斷也並非絕對必要。

注意力與衝動度評估部分,除了前面提到的行為觀察量表外,目前臨床上可使用的工具還有心理衡鑑中的持續表現測驗(ContinuousPerform-anceTest)。注意力不足過動症患者在進行此項測試時,可能會看到犯粗心錯誤、衝動度控制不佳錯誤,持續注意力不夠,注意力無法聚焦,或者隨著施策時間延長後無法維持平穩良好表現的情形,這些都是有注意力不足過動表現的客觀佐證。

台灣治療ADHD的專業人員,為兒童精神科(心智科)醫師、一般精神科醫師、小兒神經科醫師。有些兒童因為身體問題,或發展遲緩接受早期療育評估時,也會由小兒科或小兒復健科醫師轉介。

家長的心態調適

聽到孩子有一個疾病診斷時,每個人的反應大有不同。有些人會覺得鬆了一口氣,了解自己或家人到底發生什麼事情,不是像以往一樣被外界誤解為「沒有家教」、「壞孩子」。反過來也有人無法接受這是一個有神經生理依據的診斷,認為 ADHD 是污名化的結果。

如同前面所提到的,無論是自願或是被迫就醫,代表在適應環境上的確面臨了一些困難,當然原因可能包括環境的因素、也可能有自身的生理疾病因素。所以重點絕對不是只在有沒有診斷、怎樣的疾病名稱、使不使用藥物或其它治療,而是如何透過各種方法共同協助孩童與環境達到平衡、適應得更好,可以健康快樂地成長。

ADHD 發展的疾病,症狀或許有起伏,可是整體特質會伴隨著孩童一路到成年,如何在成長路上得到合適的協助是相當重要的。無論第一個提出患有 ADHD 可能性的是家長、學校老師、或是某個醫師,唯有接受目前的困難、直接去看待問題時,才有機會找出可能且合適的解決方法。網路上有很多資料、坊間也有很多書籍/DVD/影片、也有相關的教育講座演講等,請儘量地去了解無論是支持、反對這個疾病的論點,了解疾病的病程,了解各種可能的治療方式。不要吝惜對你面對的專業醫療、教育人員提出疑問,若覺得他們無法溝通或是無法合作時,也不用害怕尋求第二意見,因為這將會是長期抗戰,需要能長久並肩作戰的戰友。

家長是否也可能有 ADHD

有些家長在輔助 ADHD 孩子就醫的過程時,開始回顧自己成長歷程與目前狀況,會提出自己是否也可能有ADHD的疑問?如同我們前面提到 ADHD 是個高度生理性與遺傳的疾病,所以 ADHD 孩童的父母曾經或仍有 ADHD 症狀並不意外。只是這類型孩童因為執行能力、規劃功能不佳,常需要父母更縝密地指導與督促,所以父母若本身也持續受到 ADHD 症狀干擾時,親職功能可能會大打折扣。然而父母若能以過來人的身份理解 ADHD 孩子成長過程中可能面臨的挫折與困難,除了更能貼近孩子,也更能給予必要的協助。

文章出處說明
  • 書名:注意力不足過動症
  • 出版單位:衛生福利部
  • 網址:http://www.mohw.gov.tw/