心身症的臨床種類相當廣泛且多樣化,可能表現於各個不同的生理系統,其嚴重程度也相差甚大。現依各個系統常見的心身症,列舉如下:
心臟循環系統
二尖瓣脫垂、冠狀動脈疾病(如心絞痛、心肌梗塞)、原發性高血壓、心律不整等疾病,都和心身症病程及致病因素上有相關;此外,類似心絞痛之胸部疼痛及非典型之心臟病症狀也常是心身症的表現。
呼吸系統
心身症表現在呼吸系統的主要有過度換氣症候群和氣喘。過度換氣症候群之患者,感覺自己喘不過氣來,因而持續且快速的呼吸,反而令血液鹼化,引起過度換氣現象。此症候群常於極度焦慮、害怕、緊張時發生,不過「過度換氣」並不是精神醫學中有明確定義的疾患。過度換氣牽涉到的是呼吸系統與血液中的酸鹼平衡。許多為「過度換氣」所擾的患者,有共存的焦慮症狀,日常生活功能也可能受影響。若因為對過度換氣的擔心,導致許多地方不敢去,譬如電影院、搭乘飛機或其他交通工具、甚至不敢坐電梯,這時可考慮由內科、神經科、精神科共同評估及治療患者。氣喘也是常和心身症一併討論的疾病,遺傳、心理因素及環境的改變,和氣喘的發作皆有密切的關係。
消化系統
心身症於消化系統表現的臨床表徵有嘔吐、消化性潰瘍、非特異性腸胃道症狀、和腸躁症等。肥胖症及神經性厭食症,亦被部份學者視為心身症的消化系統表徵。
免疫系統
心理狀態和壓力狀態會影響人體的免疫功能,故在心身症的研究上,各種形式的過敏反應以及自體免疫疾病,都被認為是很重要的臨床表現。
皮膚疾病
搔癢症是皮膚科很常見的一種症狀,心身症的理論應用在搔癢症的治療上也有一部分的角色;此外異位性皮膚炎、多汗症、蕁麻疹等也都可視為心身症的表現。
內分泌系統
情緒的變化經由好幾個不同的機轉影響內分泌系統的功能,幾乎所有的內分泌腺都被認為會受到影響。其中和心身症有特別相關的包括甲狀腺機能亢進、甲狀腺機能低下、副甲狀腺機能亢進、副甲狀腺機能低下、腦下垂體功能不足,及腎上腺功能不足等。
其他
以疼痛為表現的疾患也可能與心身症有關,例如最近幾年被廣泛討論的纖維肌痛症(fibromyalgia)。疼痛與情緒、知覺、
預期的心理都有關係。
在精神醫學上,被研究最多的心身症是以下幾種:原發性高血壓、風濕性關節炎、甲狀腺功能亢進、消化性潰瘍、發炎性腸道疾病、氣喘、神經性皮膚炎。這些疾病都有對應的心理動力模型,在歐美由精神科進行輔助治療,已有不算短的時間。
身體型疾患的常見類型
身體型疾患可分為身體化疾患、疼痛疾患、轉化症、慮病症等幾大類。它們共通的特徵是,主要是心理問題,但以身體症狀的抱怨或是擔憂,為其主要表現。
身體化疾患是這群疾患中較極端的一群,症狀最持續也最多元。患者會有許多的身體不適及抱怨,病程慢性化,通常在三十歲前即開始。在發生的期間內,會有不斷尋求醫療協助的表現,造成工作及生活上的重大干擾。其身體不適需包含疼痛、腸胃道症狀、性功能症狀、及類似神經學症狀的表現,涵蓋多種器官系統。但身體化疾患的盛行率並不高。
另外有一群患者有主觀不適症狀,經過相關專科檢查找不到生理病因,此症狀已持續一段時間且造成功能影響,但沒有像身體化疾患的症狀那麼多樣,在台灣泛稱為「自律神經失調」或「腦神經衰弱」的個案,符合此疾患的人數比身體化疾患為高。有些由其他專科命名的功能性症候群,如腸躁症、慢性疲勞症候群等,可能也與此類身體型疾患有所重疊。「自律神經失調」雖以不適身體症狀表現為主,但在這群患者的生理檢測上,確實可能出現自律神經活性的變化。
疼痛疾患的特徵,是主要症狀有明確的疼痛成份。這種疼痛可能是局部的,也可能為多發性。頭痛、肩頸痠痛、下背痛、經痛都是可能的疼痛類型。過去會認為「疼痛疾患」不應與確切身體疾患所造成的疼痛問題共存。但實際上,許多疼痛症狀的患者,雖在內科、神經內科、疼痛科的診間看診,但疼痛所致的心理及精神問題未必受到完整的處理。故現今對於「疼痛疾患」的觀念有所轉變,如果患者的疼痛症狀確切影響到患者的生活、工作、人際關係功能等,精神醫療的介入、與相關科別共同照顧患者就可能有助益。心理因素在患者疼痛的剛開始發作或是嚴重度惡化上,常佔有重要的角色;但有時候一般性醫學狀況本身的病程,也會與心理因子互相影響,譬如癌症、外科手術術後、神經疾病、糖尿病相關神經併發症等。
另外有一類型的患者,在遭遇心理壓力後,突然出現明顯的神經學症狀,如看不到、無法說話、顫抖、失去力氣等。這種現象在十九世紀的歐陸已有記載。佛洛伊德根據對這些病症的觀察,建立起最早的動力心理學體系;而藉由催眠和其他精神分析技巧,也確實幫助一些人的症狀得到改善。佛洛伊德認為潛在的情緒衝突造成這群患者的身體功能障礙,此種功能障礙主要影響意志所控制的感覺、運動功能,臨床上的表現會令人聯想到神經學的症狀。但這個症狀或功能缺失並非患者假裝的,且可判斷患者的心理因素與此症狀相關,例如在這個症狀發生或惡化之前,有著明顯的人際衝突或其他壓力源。學理上,患者是透過身體症狀的產生,以替代內在的情緒衝突,但特別的是,患者往往對身體症狀的發作表現出漠然的態度,彷彿並不知道身體症狀在自己身上發生。因時代和文化的變遷,這群患者目前已經不是很常見了,但有些與它有關的語詞仍為大眾使用。例如「歇斯底里」,原先所指的其實是轉化症和解離症(受到巨大心理壓力後突然失憶或有自我身分意識的改變)的集合。
以上幾種疾患都有具體的身體症狀存在。慮病症和它們不一樣,表現是以心理上的擔憂為主。患者未必存在明顯的身體不適,但卻過度地擔心自己的身體功能,明明缺乏醫學上的證據,卻懷疑自己可能有某種重大的疾病。患者為了消除這種擔憂,常常會四處求醫,希望接受各式精密醫療檢查,甚至接受不必要的醫療介入及治療。
需要注意的是,身體型疾患的病因雖然與心理因素有關,但並不代表那是「裝出來」的。這些心理因素多半是在無意識中發揮作用,並非個人所能完全控制。
- 書名:身體症狀與精神健康
- 出版單位:衛生福利部
- 網址:http://www.mohw.gov.tw/